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唯有人才,才能创造,唯有创造,才能发展。发挥人才效能,实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的收官之年,也是三项制度改革动真碰硬向深水区推进的关键时候。公司年初即在职代会、工作会上提出实施人才强企工程,从项目基础管理人员动态分级评价着手,完善人才梯次培养机制,从“补缺”到“建强”,加大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工作力度,切实落实员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的用人导向,推进三项制度改革。
项目基础管理人员动态分类分级评价由机关各业务系统专业培养组负责,分为ABCD四类。年初,公司对经营开发、施工技术、工程经济、工程测量、试验检测、安全质量、物资机械、财务和综合办公室九大业务系统713名中层以下人员进行了分级评价,D类7人、C类105人。针对1名D类人员,经综合评价确实不胜任原岗位的,公司进行了岗位调整,从经营开发岗位调整到项目部一般部员岗位。对于此次评价为C类、D类的人员按照分类指导、精准帮扶的原则,实行师带徒结对子,各系统对应业务部门同步参与指导,与“师徒”们一起找短板、定计划、补不足,针对性地制定培养提升措施。目前共指定指导老师79名,均与结对人员签订了师徒合同,组织了拜师仪式。
为进一步做好动态分类分级评价工作,3月7日,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陈建申组织相关系统职能管理部门召开专题会议,就如何更加客观、科学、公正开展分级评价工作,精准定位人才层级、针对性制定人才梯次培养目标、更好落实人才强企工程进行了充分研讨。各职能部门将进一步完善评价标准,形成比较完整的评价体系,定期持续动态评价。
人才强企工程的实施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取得了初步效果。通过分级分类评价,让绝大部分员工看到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能更加有的放矢的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专业组评价、师徒结对子,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人才队伍建设中来,建立起了公司人才培养的大格局。不胜任人员的岗位调整,也让大家看清楚了三项制度改革是动真碰硬真抓实干的,在基层员工中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下一次评价将在6月份进行,对于连续评价为D类的人员,公司将依据三项制度改革要求坚决采取不胜任调整或淘汰措施,为公司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