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工作部评论文章:
在日常工作中,人们常常会说某某人在工作方面悟性很高,那么到底什么是悟性呢?笔者百度悟性二字,初步得到了答案:悟性是对事物理解、分析、感悟、觉悟的能力,悟性的关键在于是否去悟,如何悟,悟性高的人通常都是将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融合其中,获得属于自己的领悟。
其实对一个名词下定义乃不明之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说某个人悟性好,其实是重在表现理解一件事或者物时的速度快,并且具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维方式。对于一个人来说,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悟性”对于自身成功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同是搞编程的,有人是高手,有人是菜鸟。同是搞建筑设计的,有人能成为大师,有人却默默无闻。悟性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呢?如何培养自己的工作悟性呢?笔者认为要有丰富的学养、厚实的人生积累和多方面的锻炼,内心的东西多了,领悟事物自然有着明显不同于一般人的深度与广度。
首先要善于补充和丰富知识,学习是提高悟性的不二法门。面对企业快速发展的进程,对国际贸易、金融贸易、仓单质押等新业务涉猎范围越来越广,对企业人才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学习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常言道,学习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不系统安排学习补充知识,就可能“透支”原来的知识储备,对工作带来影响,更谈不上提高悟性了。只有“温故知新”、“学新知新”,我们的思路才能保持活力与时俱进。
其次要善于总结和提高。“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人的成长是从挫折中得来的,工作中的经验是财富,工作中的挫折与教训更是一笔财富,关键在于善于总结、修正错误,搞清楚问题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有的放矢,通过总结,知道问题所在、优劣何在,尽量找出事物的规律,使自己的认识和工作立于新的起点,以实现新的提高。需要强调的是,悟性的锻炼离不开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悟性的提高,在思考后会发现“喔,原来是这样”,感觉如获至宝,那就是有点悟性,如果还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那就又超越有点悟性了。
第三要善于相互交流与学习。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一个人再有天大的本事,如果不与团队成员交流学习,仍旧难成大事。既然身边就有悟性高的人,为什么不交流学习取长补短,提升自己呢?欣赏别人好比空谷幽兰,让人愈嗅愈香,公司是重组企业,大家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每个人的知识积累、经验积累和个人经历也都不同,这种构成本身就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良好环境。
最后要善于在“勤”字上下功夫。功崇惟志,业广唯勤,悟性不高勤能补拙。任何梦想的实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它需要人们用超常的勤奋努力获得。有超常的勤奋,必然就会要超常的成就。“勤”字包括勤劳、勤奋、勤俭、勤思、勤勉,其核心就是乐于吃苦、做事尽力、勇于担当。纵观众多成功者,勤奋、吃苦无疑是他们手中的一把金钥匙。身边许多同事养成了每天提前一小时到办公室的工作习惯,问及缘由,他们总是笑称“笨鸟先飞”“勤能补拙”,事实上他们或梳理当天工作计划,或读书看报学习,或提前投入工作,建议青年朋友们不妨借鉴。
“悟性”不是一朝一夕就会拥有,培养悟性需要时间、需要充足的经验和阅历,构建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形成独有的做事方式,重在个人自己,而非其他。
编辑:冯云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