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不孤舟,晚霞时你可想起谁?这是我近日看到的话题。我为人比较直,第一眼往往看不出什么深意,你若问我晚霞时想起谁,那我最先想到的便是夕阳,只因它们在我眼里永远是影形不离的。
自古夕阳多愁情,辛弃疾曾道:“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叹英雄志士有志难酬、抑郁悲愤,是一种苦闷;范仲淹写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诉边塞之苦、思乡之情,是一种悲壮苍凉;李清照又吟:“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抒相思之切,表凄楚之情,是一种伤感孤凄……
我印象最深的莫过是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句诗词,往往表达着遗憾之意,读罢便让人觉得满腔可惜。但随着文学家们的研究,似乎又并非是这样了。红学家周汝昌认为:“只是近黄昏”中的“只是”是“正是”的意思。因此,这并不是在惋惜夕阳易逝,反而是在指出,原游上景色之所以这么美好,完全是因为它正处黄昏时刻。这倒是一种有趣的视角,再读“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句,心境便不一样了。
仔细想想,也是不少词人赞美夕阳美景的。“一片晕红才著雨,几丝柔绿乍和烟。倩魂销尽夕阳前。”是纳兰性德在描写令少女为之梦断魂销夕阳美景;“万顷波光天图画,水晶宫冷浸红霞。”是徐再思泼墨点缀出霞光映入水中奇妙仙幻的空灵景象;“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是白居易在挥毫描绘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秋江图……是了,落日不孤舟,夕阳也并非只有忧愁。
我永远爱夏日的晚风和傍晚的日落。在现在城市生活里,六七点不过是下班时间,西下太阳的光辉仍然能够照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善于发现生活美的人若停足抬头,便能看见温柔的晚霞。落日余晖铺散在天边,粉紫色的晚霞与云朵缠绕,是壮丽又梦幻的景色,用现在文艺的话说:“落日沉溺于橘色的海,晚霞温柔,风也醉人。”
愿忙碌生活的你啊,能够享受自由散漫的晚风,享受黄昏落在肩上,它没有烟火、没有杂尘,只是一束暖洋洋的光。落日不孤舟,晚霞与你共存。
编辑:赵宏瑜